全屏 万载县街道地图 万载县乡镇地图 试试看!
33地图-→ 宜春万载县地图[切换城市]-→ 三维地图 网站简介:提供城市三维/卫星/电子地图、区县/街道/乡镇地图、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。
宜春地图 辖区: 【铜鼓地图 | 靖安地图 | 宜丰地图 | 上高地图 | 万载地图 | 奉新地图 | 高安地图 | 樟树地图 | 丰城地图 | 袁州地图】 其他: 【地图下载】 【友链

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



万载县地图

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

 
万载县地理位置

花爆之乡---万载县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,东至上高县,南接袁州区,西北连铜鼓县,东北与宜丰县接壤,西与湖南省浏阳市毗邻。县域东西长61公里,南北宽52公里,全县总面积1719.63平方公里,其中城区面积8平方千米。现辖黄茅、株潭、潭埠、双桥、三兴、罗城、高村7个镇和鹅峰、马步、高城、赤兴、白水、仙源、岭东、白良、茭湖9个乡及康乐街道,181个行政村,16个居委会,3373个村民小组。现有汉族和壮族、满族、瑶族、回族、苗族、蒙古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彝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畲族等13个少数民族,全县总人口近48.8万人。

中文名称: 万载县
外文名称: WANZAI
行政区类别:
所属地区: 中国江西
下辖地区: 黄茅、株潭、潭埠
政府驻地: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
电话区号: 0795
邮政区码: 336100
地理位置: 江西省西北部
面积: 1719.16平方千米
人口: 481904(2006年)
  

万载概况

 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。东经113°59′-114°36′,北纬27°59′-28°27′。东至上高县,南接袁州区,西北连铜鼓县,东北与宜丰县接壤,西和湖南省浏阳市毗邻。县域东西长61千米,南北宽52千米,总面积1719.16平方千米(一说为1714平方千米)。200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81904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26099人。
  邮编:336100。代码:360922。区号:0795。拼音:Wanzai Xian。

总体概述

  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。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跃上三亿元台阶,达到31494.7万元,增长36.8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914万元,增长30.4%。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有七个,其中财政收入超二千万的乡镇达四个(康乐街办、黄茅镇、株潭镇、潭埠镇),比上年增加一个。财政总支出57786万元,增长30.3 %。
  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,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。主要是:经济总量偏小,人均水平低,结构性矛盾仍较比较突出,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、燃料、居住价格涨幅偏高,城乡居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,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压力增大;节能降耗任务艰巨,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,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。

二、农 业

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。全县农业总产值142509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3.3%,其中:种植业60471万元,与上年持平,林业16014万元,比上年减少0.02%,牧业51328万元,增长10.6%,渔业13318万元,增长2.3 %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.8万亩,比上年增长1.29%,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7.9万亩,比上年增长1.46%。全年粮食总产量24.58万吨,比上年增长5.5%,其中:早稻9.44万吨,比上年增产0.27万吨,增长2.9%,晚稻14.04万吨,比上年增产1.06万吨;油料总产量3391吨,比上年减产70 吨, 蔬菜总产量10.5万吨,比上年增长21.7 %,水果总产量2053吨,比上年增长24.9%。
  有机农业发展迅速,“生态立县、有机富民”的发展理念逐步增强。到2007年,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区已发展到9个乡镇,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23.6万亩,其中有机耕地面积6.5万亩,有机野生采集面积17.1万亩,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。有水稻、木姜、百合、竹笋、蜂蜜、山茶油等3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。建成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,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,产品销往欧洲、美国、日本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,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。
 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。积极实施退耕还林、长防林、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。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22公顷,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33公顷,幼龄抚育面积5330公顷。全年木材产量51085立方米;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,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。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.1%,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。
  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。 全年共出栏生猪33.9万头,比上年增长4.9 %,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有35户,羊出栏12.07万头,增长50.3 %,兔出笼87.4万只,增长24.1 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32843吨,比上年增加4918吨,增长17.6%,年末生猪存栏16.2万头,羊存栏8.36万头,兔存笼51.44万只,家禽年末实有81.85万羽,其中:鸡50万羽、鸭30万羽。渔业生产稳定发展。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500吨,比上年增长16.9%,养殖产量11900吨,增长21.5%。养殖面积31000亩,增长11.2%。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6900吨,特种水产品主要有:黄鳝、鲶鱼、黄颡鱼、鳜鱼、乌鳢、鲈鱼、克氏原螯虾、鳖、蛙等。
 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。2007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120公里,新增20个村通油路,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4座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,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,基本农田保护率88%。2007年,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6.7万千瓦,农村用电量为7496万千瓦小时。
 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,2007年新农村自然村建设试点村达到121个,全年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8623人。
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。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5260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8.5%,其中:种植业84396万元,与上年增长25.9%,林业20535万元,比上年增长21.0 %,牧业64923万元,增长14.2 %,渔业13890万元,增长0.6 %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.9万亩,比上年增长1.7 %,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8.8万亩,比上年增长1.5 %。全年粮食总产量25.6万吨,比上年增长4.1 %,其中:早稻9.8万吨,比上年增产0.36万吨,增长3.8 %,晚稻14.5万吨,比上年增产0.46万吨;油料总产量5354吨,比上年增产1963吨, 蔬菜总产量10.5万吨,比上年持平,水果总产量2722吨,比上年增长32.6 %。 2008年,我县有机农业工作紧紧围绕“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”的奋斗目标,牢牢扣住“做真、做强、做亮”的指导思想,坚持改革创新,坚持排难而上,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一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2008年全县新增有机土地认证面积1.8万亩,其中有机耕地增加0.3万亩,达到6.8万亩,野生采集面积增加1.5万亩,全县有机土地获认证总面积已达到25.4万亩。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乡镇已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0个,获得有机认证的品种增加5个达到36个,新增有机加工企业1家,获证龙头企业达到11家。
  有机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群体壮大,有机产品加工基地基本形成,有机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,成功引入境外资金3000万美元,使江西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晋级为中外合资企业,企业净资产突破4亿元。引入境内资金2亿元人民币,新增投资亿元以上有机百合食品加工企业一家,拥有真空冷冻干燥速冻保鲜等国际领先工艺技术水平的企业10多家,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群已使万载形成了江南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基地。
 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。积极实施退耕还林、长防林、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。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731公顷,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34公顷,幼龄抚育面积4667公顷。全年木材产量55969立方米;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,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。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.1 %,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。
  畜牧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。 全年共出栏生猪31.8万头,比上年减少6.2%,羊出栏12.7万头,增长5.2%,兔出笼 88.4万只,增长1.1 %。全年肉类总产量29566吨,比上年减产3277吨,减少10.0 %,年末生猪存栏16.6万头,羊存栏9.2万头,兔存笼51.5万只,家禽年末实有83.2万羽,其中:鸡52.5万羽、鸭29.7万羽。
 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。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000 吨,比上年增长3.4%,养殖产量12000 吨,增长0.8%。养殖面积 34000亩,增长9.7%。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7500吨,特种水产品主要有:泥鳅、黄鳝、鲶鱼、黄颡鱼、鳜鱼、乌鳢、鲈鱼、克氏原螯虾、鳖、蛙等。
 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。2008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105公里,新增5个村通油路,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座,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0 亩,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,基本农田保护率89%。2008年,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7.3万千瓦,农村用电量为13426万千瓦小时。

三、工业与建筑业

 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。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3.5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.8 %,完成工业增加值16.24 亿元,增长28.7%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.66亿元,增加值12.37亿元,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29.6%、27.1 %。
  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。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.35亿元,利润2.17亿元。产品销售收入 37.33亿元,增长28.7%。
  工业园区迅速发展。至2007年年底,园区内已开工工业企业51个,实现工业总产值178400万元,工业销售产值167085万元,产品销售收入164016万元,实现利税14474万元,从业人员12600余人。
 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。全年实现建筑总产值7398万元,竣工产值6671.8万元。全年共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51682平方米,竣工房屋面积136792平方米,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6.04万元,统计口径内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23万元,增长29.2%,实现利润34.9万元。
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。2007年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.2亿元,增长35.2%。在固定资产投资中,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.6亿元,增长49.9%,其中工业投资9.79亿元,比上年增长52.3%。投资的重点项目有:酒精生产厂房及设备建设、国债工程建设、工业园区企业厂房及设备建设、新源宾馆建设、新农村建设等。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:改建公路3.8公里、城市道路扩建10.1万平方米、新建宾馆、旅馆18000平方米、新建教室41429平方米,学生席位4400个、白酒生产线5万吨/年、合成橡胶生产线350吨/年等。

五、国内贸易

  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03万元,增长17.2%。其中:县的零售额63985万元,同比增长16.6 %,县以下的零售额39218万元,增长18.3 %。从分行业看:批发零售贸易业91586万元,增长16.9 %,餐饮业11109万元,增长19.5 %。
  个体工商业平稳发展。年末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5194户,从业人员12768人,注册资金5333万元。本年新增个体户1229户,从业人员2393人,新增注册资金2262万元。全年城乡私营企业581户,投资者人数1642人,雇工人数17808人,注册资金61340万元。其中城镇:私营企业420户,投资者人数921人,雇工人数9751人,注册资金30464万元。个私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。

六、交通、邮电和旅游业

 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,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。 全年公路客运量657万人,比上年增长6.8%,旅客旅客周转量34216万人公里,比上年增长4.0%,货运量340万吨,比上年增长18.9 %,货运周转量11900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20.2%。
 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.46万户,其中乡村电话用户4.02万户;移动电话发展到15.5万余户,互联网用户累计达5329户,增长51.4%。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70万元,增长13.3%。
  旅游事业发展迅速。以整合资源为重点,加快打造“山水休闲胜地”步伐,把竹山洞景区、九龙省级森林公园漂流等自然资源与傩舞、红色旅游等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,推出了“万载绿色生态一日游”、“原始森林漂流观光一日游”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。竹山洞景区创国家2A级旅游景区于年内顺利验收通过。全年共接待游客31.58万人次,比上年同期增长22.2%,旅游总收入1.42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1.4%

七、对外经济

  2007年, 对外贸易形势良好,我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180万美元,增长3.8%;其中外贸部门出口1763万美元,减少4.7 %,生产企业出口416万美元,增长66.4 %。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烟花鞭炮、食品、电子机械等。 招商引资成绩喜人,全年招商签约资金199400万元,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96400万元,全年共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39个,其中上五千万元的项目22个,上亿元的项目5个,引进市外资金137000万元,引进外资1800万美元。

八、金融和保险业

  金融业平稳运行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74846万元,比年初增加23146万元,其中,企业存款余额16741万元,比年初增加435万元;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9533万元,比年初增加19682万元,增长9.85 %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31795万元,比年初增加19875万元,增长17.76%,短期贷款92987万元,比上年增长2.63%,其中,工业贷款余额5533万元,农业贷款46502万元,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410万元。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15421万元,增长20.6 %,金融机构现金支出808209万元,增长18.85 %。
  保险业稳步发展。全年保费收入7123万元,增长20.8%,其中:财产保费收入1323万元,增长61.9%;人身保费收入5800万元,增长14.2%。
 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685人,比上年增加6147人,其中女工生育保险9021人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4000人,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6870人,比上年增加466人,工伤保险15020人。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。

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,科技水平不断提高。2007年末,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507人,比上年增加187人,获得和晋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7118人,其中:高级612人,中级2049人,初级4457人。
  科技活动也日趋活跃。全年共有9项科技项目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,争取市以上科技三项经费10余万元,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的几个主要项目是:有机食品条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、过氧化氢酶产业化开发、出口春毛豆台湾75有机生产示范交流中心、利用有机毛豆杆取代宽叶林生产反季节香菇、腓肠神经膜蒂皮瓣治疗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(中医院)、不断内眦韧带泪囊鼻腔吻合术(人民医院)。
  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。2007年高考取得良好成绩,有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。普通高等院校二本以上上线人数575人,其中一本以上98人,全县600分以上考生37人(文史1人,理工36人)。全县共录取新生1644人,录取率58.5%。全县共有各普通和职业高、初中毕业生7909人,全县在校学生85585人,其中高中7473人,初中16510人,小学44311人。全县招收高中生2746人,初中生5459人,小学生8468人,小学生入学率 99.6%。

十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事业

 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。全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个,从事文化事业专职人员97人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3.4万册,图书总流通量10万人次,全年电影放映达2136次,观众人数50万人次。
 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,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 %,电视
  覆盖率达 95%以上,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05个,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.72万户,其中农村用户1.5万户,广播电视稿件获得市以上奖励的有5篇。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。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,其中,医院2 所、卫生院17所;卫生技术人员1045人,其中医师456人;全县年末拥有医疗床位985张。全县共有卫生防疫、防治机构4所,卫生技术人员109人。
  体育事业继续协调发展。全年举办了全县性各类体育竞赛19次,参赛运动员39000人次。全县运动员在省、市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,银牌3枚,铜牌9枚。社会体育蓬勃开展,全县各机关、系统、厂矿等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,县国税局获江西省第三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。农村体育也稳步发展,积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、科学、文明的生活方式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十一、环境保护

 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加大,坚持环保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,严格环境管理,强化污染整治。一是狠抓污染减排,努力加强生态建设,二是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全民环保意识,三是坚持依法行政,全力构建和谐万载。继续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,切实解决锦江流域水环境问题,扎实抓好社会各层面的环境教育。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、镇人居环境创建工程,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,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。据统计,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%,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率达95%,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%。

十二、人口与人民生活

  据公安年报统计,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88282人,其中,农业人口359235人,非农业人口129047人;年末总户数140230户,其中乡村户户。据县计生委统计,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.49‰,人口死亡率为4.51 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.98 ‰。 职工工资收入增加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。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46元,比上年增加2844元,增长20.2 %,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(农调队数),比上年增加301元,增长9.3%,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021元,增长6.5%,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.75 %。
 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全年城乡居民新建住宅面积35.25万平方米,其中城镇居民5.89万平方米,全县人均新增住宅面积0.73平方米。

万载人文

悠久的历史

  历史悠久的万载,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,建县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。孙吴黄武年间(公元222-228年)就开始设县,叫阳乐县,县治设罗城(今罗城镇)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为康乐县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设阳乐县,县治由罗城迁至龙山下(今县公安局所在地)。杨吴顺义元年(921年)取当时万载乡之“万载”为县名。县名前后经历多次更迭,至宋高宗绍兴元年(1131年),才稳定下来,一直至今。

多彩的文化

  源远流长的历史,积累了丰厚的万载文化。傩舞是万载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之一。如今被誉为“舞蹈史上的活化石”。傩舞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(公元892~937年间)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如今万载傩舞已引起国际友人的重视,2005年6月,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节艺术周上,万载傩舞获“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(最高奖)”、“江西傩文化展金奖(唯一)”和“中外傩艺术展演银奖”。除此以外,还有花灯、龙灯、抬阁、打灯等。万载的历史文化,还表现在人文景观上,古塔、古桥、古墓葬、古寺庙、古建筑众多,诸如城隍庙、文明塔、康乐桥(即如今的丁田桥)、周家大屋等等。

出众的人才

  古邑万载,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派鼻祖、晋康乐侯谢灵运的袭封地。其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,素为万载美称、《袁州府志》载:“万载山水明秀,古号多士”。北宋大诗人黄庭坚《道院赋序》云:“万载地方,向时储材擢秀,城坊居多,今乡落人才,亦渐蔚起,故科名较盛。”据旧志载:自南唐至清末,万载计有进士42人,举人311人,官达七品以上者231人。著名的有南唐宰相宋齐邱;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、徐锴;清代二甲一名进士、历任吏部、工部、礼部左右侍郎的辛从益;有“神童”之称的、精于舆地、对山脉水系辛勤勘察和系统整理的贡献巨大的李荣陛等等。
  新中国成立后,则涌现了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、大词学家龙榆生、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,还有美籍华人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女高级工程师张剑红、有获吉尼斯世界纪录、被誉为“天下微书第一人”的谢水林,此外,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王子高旭伟。由于战争的洗礼,万载还诞生了共和国将军杜平、王宗槐、张翼翔等等。他们是万载人民的骄傲。他们的业绩,将永载史册,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。


 
 世界都市:
(以国际公司的“高级生产者服务业”供应,如会计、广告、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) )
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 
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

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

同盟
为了方便下次访问,请牢记【33三维地图】网址www.33map.net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。
Copyright©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(www.33map.net)-33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
All rights reserved